蛾蚋簡介
蛾蚋(Moth fly)又稱蝶蠅(日本)或毛蠓(中國),為雙翅目長角亞目的一員。全世界除蟲公司已記錄的蛾蚋有一千種以上,但台灣目前有65種,其中白斑蛾蚋(Clogmia albipunctatus或Telmatoscopus albipunctatus)和星斑蛾蚋(Tineria alternata或 Psychoda alternate)為住家環境常見得種類。這兩種蛾蚋也是全世界分布最廣泛的,星斑蛾蚋幾乎在所有曾經做過蛾蚋研究所的地區,都有紀錄(Duckhouse 1973a,1973b)白斑蛾蚋基本上是屬於泛熱帶分布的種類,但在溫帶地區的人類居住處,也經常能發現牠們的蹤跡。
蛾蚋的孳生環境
都市中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蟲,主要是滋生在含有腐敗有機質的淺水域。浴室的洗臉臺,漱口杯,地板積水;廚房的水槽,潮濕抹布、菜瓜布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。室外的淤積排水溝、化糞池和一些有機質較高的積水容器中,也能發現蛾蚋幼蟲的蹤跡。羽化後的蛾蚋成蟲大多就近棲息在廚房或浴室牆壁上。蛾蚋的飛行能力不強,只飛行一小段距離,就又停在附近的牆壁上,只有在受到干擾時才會飛離原地。
蛾蚋的生態
蛾蚋喜歡的溫度為27度C、相對濕度85%,卵期為2日;幼蟲四個齡期,約14日開始化蛹;蛹約3~4日羽化,羽化成蟲後3~4日就開始死亡。
成蟲的體長約1.5~5mm,灰黑色;全身長滿細毛。翅膀略呈卵型,翅端尖銳,翅膀的長寬比依種類不同有很大的差異;常見的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,翅膀都比較圓。白斑蛾蚋是比較大型的種類,體長大約3~4.5mm;身體在胸腹交接處附近,有一條圓孤狀的白色紋帶。棲息時翅膀平放;中央近基部有兩個明顯的黑點。
星斑蛾蚋體色比較淡,體型也比白斑蛾蚋小,體長大約只有2.5~3.5mm;棲息時翅膀呈屋脊狀,沒有任何明顯的斑點。
蛾蚋的口器
膜質化的刺吸式口器,沒有蚊類的針狀口器那麼尖銳,無法刺穿動物的皮膚,所以不是吸血性的昆蟲。雖然都是膜質化的刺吸式口器,不同類群之間還是有一些差異;一般而已,比較大型的種類如白斑蛾蚋,口器除了尖狀的膜質部份外,唇瓣(Labellum)為球根狀肥厚增大,比較適合"吸吮式"的進食方式。中、小型的種類如星斑蛾蚋,口器都是尖狀的膜質構造,唇瓣的頂端還有3~6根的齒(Teeth)和2~6根的剛毛(Setae)。可以刺破或刺入一些腐敗的有機質中,以便吸收養份。
蛾蚋之危害
蛾蚋最重要的害蟲性,是會造成蠅蛆症(Myiasis),而且大部分都是星斑蛾蚋所造成的,蛾蚋造成的蠅蛆病是一種兼性寄生,也就是說,蛾蚋幼蟲在一般情形下,是一種自由生活的昆蟲,不需要寄宿在宿主體內,主要是傷口護理、消毒不良等意外因素造成。